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國人的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都有很大改變。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使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而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在不斷增加。家用醫療器械因此應運而生。
一些家用血壓計、理療儀、血糖儀、按摩器等家用醫療器械走進了千家萬戶,讓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享受日常保健、健康監測等服務。然而,10月10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家用醫療器械常常會出現“失靈”情況,除患者使用不當和產品質量問題外,醫療器械的長期使用也會產生誤差,存在一定健康隱患。
今年63歲的孫阿姨患高血壓已有6年,自患病后,她每天時刻關注自己的病情發展,不僅嚴格控制飲食,還每天按時吃降壓藥,每周定期到醫院檢查。心疼媽媽每周往返醫院的兒子于兩年前給孫阿姨買了個上臂式電子血壓計。自那以后,孫阿姨便在家自己測血壓,很少去醫院。孫阿姨介紹,電子血壓計使用很方便,戴在手臂上就能測。可最近一段時間,孫阿姨經常感覺頭暈,用家用電子血壓計測量時低壓90,高壓160,即使服用了降壓藥,病情仍不見好轉。隨后,她到醫院檢查發現,高壓竟高達210,這時,孫阿姨才發現家里的血壓計存在誤差。她很是疑惑,“我買的是最貴最好的血壓計,且都是按說明書使用的,測出的數據怎么會差這么大。”
無獨有偶,家住市城區扶貧小區的陳阿姨患糖尿病4年,自患病后,她就買了臺進口血糖儀,每天在家自測血糖。誰知,上周她在外出逛街時突然暈了過去,家人急忙將她送往醫院住院治療。得知是因為血糖偏高引起暈倒后,陳阿姨一頭霧水,她說:“最近我一直感覺渾身無力,因為擔心血糖高,所以天天飯前飯后都要用血糖儀測一下,每次結果顯示都很正常,注射胰島素也很規律,沒想到來醫院一測竟然高達27.2。”隨后,陳阿姨將家里的血糖儀帶到醫院再次嘗試,這才發現,自家的家用血糖儀檢測結果與醫院的檢查結果有很大差異。
對此,在市城區紅十字會博愛醫院工作的郭鴻大夫表示,像孫阿姨、陳阿姨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家用醫療器械固然比較方便,但不可過度依賴,只能作為輔助監測工具。”郭鴻表示,電子器械屬于電子類產品,市民在自行操作時,其監測數據不僅受產品自身及操作不當等因素影響,長時間使用的損耗也會造成誤差,需要定時進行校準,而且校準需要專業人員操作,患者不可自行調試及校準。他建議市民,應盡量到正規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讓醫務人員來幫忙監測血壓、血糖值。同時,注意每隔一段時間檢測家用醫療器械是否精準,以免因儀器不準危害健康。